新时代中国画创作繁荣发展,在当代美术创作领域独占鳌头,突显出不可替代的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已然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大舞台上的一部重头戏,尤其是近些年,中国画创作更是好戏连台,遍地开花,呈现出蓬勃兴旺、精彩纷呈、新人迭出的良好发展势态。
当代中国画坛这一后起之秀不断涌现的利好局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具体体现。首先,最令人欣喜的是一批优秀青年中国画家脱颖而出,成长为当代中国画创作全面发展的一支主要力量。有许多“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青年中国画家,在良好的发展氛围中,勤奋刻苦,努力进取,逐步成长为专业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整体创作能力不断增强的当代中国画创作梯队中各年龄段的主力队员。这些青年画家有的来自美术院校或专业画院,有的来自最基层的非专业单位,还有的则来自各行各业的新文艺群体。他们各自所处的平台不同,但都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在中国画创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崭露头角并获得认可,体现了当代中国画创作多元、包容、绿色的良性发展格局。其次,在新时代美术事业蓬勃发展浪潮的激励推动下,在包括青年画家在内的广大美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当代中国画创作更加彰显出突出的主导性地位,形成了涉及面最广、参与度最高、收获量最丰的发展局面。全国各地各种层面的中国画展览,各种主题的中国画创作可谓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尤为可喜的是青年画家们创作的一大批题材内容有生活、形式语言有新意、画面制作有质量的中国画作品,展现了朝气蓬勃的时代新气象,为新时代中国画创作发展注入了积极向上的活力。最后,以往对于主题性美术创作,青年画家们往往表现得认识不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些甚至还有抵触情绪,经过近些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各种层面的主题美术创作活动的体验与锻炼,青年画家们对于这一综合要求更高的美术创作有了新的认知,对主题美术创作的标准、价值和意义有了切实体验与感悟,相关认识与把握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更是普遍增强。在各地不断推出的主题美术创作项目及相关展览上,青年画家们创作的主题美术作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通过主题美术创作的实践历练,青年中国画家们在认识与体验的过程中,切实拓展了综合创作技能,进一步夯实了专业基础积累,对自身创作定位与发展路径的判断、选择与把握的能力也更加清晰、明确、坚实。从他们的成长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新时代主题美术创作所具有的更为综合的质量标准,更为宽阔的生活视野,更为全面的创作历练,更为丰厚的拓展机缘。
在繁荣发展的良好基础之上,新时代中国画艺术发展应该讲求更高质量,探求更广路径,寻求更高境界,追求更高目标。我们从当代中国画创作青年人才辈出这一利好角度,能够看到许多令人鼓舞的成绩,同时,也应当及时审视当今中国画创作出现的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为了追求尽快出成绩,一些青年画家忽略自己的创作研究,往往热衷于直接借用那些样式流行、易于把握、速显效果的方式方法,以至于画面图式与制作方法趋同现象愈加严重。我们非常有必要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反省一下这些问题造成的短板,研判一下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与路径,以便让今后中国画创作的发展脚步走得更为坚实,走得更讲质量,走得更加多元,走得更有高度。
中国画创作需要有研究意识,要秉持踏实、科学、个性的研究精神与研究状态,对传统经典、多元借鉴、生活素材、语言定位、技术结构、个性表达及意趣境界等方面都深入研究探索。我以为,创作研究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自己,搞清楚自己应该有什么想法,进而应该有什么做法,再根据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的做法所形成的阶段性效果,不断加以修正、调整、补充、完善。如此重在自我观照的创作研究,一旦上了路子,稳住了脚步,进入良性循环,创作研究就有了方向,就能够不断清晰,不断交融,不断净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每一个在创作上有追求的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深入创作研究,进而寻找到自己的创作发展路径。与创作有关的想法与做法一定是因人而异的,一万个人就应该有一万种想法,有一万种做法,每个人的想法与做法都不一样是正常的、可信的、合情合理的,出现雷同现象,尤其是那种高度且持续雷同的现象,一定是不正常的、不可信的、不合情合理的。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再怎么高明、再怎么诱人、再怎么值得学习借鉴的想法与做法,都不应该被原样传递、拷贝复制,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制都是艺术创作的死穴,每一个追求艺术个性的人,都应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极力屏蔽或移除自己身上可能出现的这么一种要命的死穴,努力守护好自己的艺术生命。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创作研究空间与机缘无限广阔,我相信只要切中适合自己的要点深入研究,每一个人都能够有独特的发现,有独特的收获,进而构建起独特的想法与做法。
周京新 古田会议旧址—3 纸本设色 70×140厘米 2019
我们各自的研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即便如此,也不应该“随遇而安”,放弃自己的分析、判断与追求。我一直认为,有一种研究态度很值得提倡,那就是“质疑”。对于中国画传统经典技术语言及其质量标准,历来有不少误导,一旦我们秉持应有的研究态度切入进去,就会发现那些以讹传讹的“定论”实在有碍于我们各取所需,有碍于我们各行其是,有碍于我们各走各的路。我在创作研究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有理有据地质疑那些约定俗成的定论,进而自圆其说地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够调动我们创作潜能,激发我们探索自己的创作道路。
记得本科毕业之后不久,我经历了一段思考如何放弃“工笔”、投身“写意”的纠结之中,在那样一种必须面对自己的困惑,必须自己做出判断和抉择的“煎熬”里,我不甘于作简单的取舍,以迎上去、换一个角度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困惑,反而激发了我“以工养写”的创作体验与思考。我在积累、感悟、转型、融通的过程中,更加明晰地认识到,“写意”与“工笔”其实从来就不是两个可以分列的画法,它们彼此密切关联,不可分割,至于众说纷纭的“笔墨”,则更必须与前两者畅然一体,在构建语言的所有环节中互为促发,相得益彰。由此我进一步认识到:“笔墨”有四大特性:一是“工性”,即构造、秩序、制式、内质;二是“写性”,即形意、运格、神采、气象;三是“天性”,即生态、自然、规律、造化;四是“我性”,即本心、本性、本意、本行。我理解的“工、写、天、我”笔墨四大特性虽然各有来头,却总是互动交融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可分割。我一直在循序渐进地追求着自己心里的笔墨造型目标,努力探索从“图级”向“形级”再向“笔级”一步步攀登。我很庆幸的是,我的想法总是能够走在我的做法的前头,想法在远远的前面引领着研究方向,总是遥不可及;做法紧跟在后面不停地努力追赶,从来不曾止步。我觉得这样的创作研究状态很靠谱,很灵动,很享受,也很适合我。在这么一种持续推进、不断提升的状态里,理性的与感性的,意料的与惊喜的,搞定的与搞不定的交织互动,十分给力,很接地气,也颇见效益。
在确立了“有形处以型造笔,无形处以笔造型”的创作课题及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体验到中国画“写意”从来就不曾与“写实”为敌,恰恰相反,后者从来就是前者生成的基础,所谓“似”就是中国画独特的“写实”定位,由此我进一步意识到崇尚“师造化”的中国画从来就不是“平面”的,“披麻皴”“介字点”“三远法”“钉头鼠尾描”等经典法范,都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模拟“立体”的空间效果。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决意放弃自己原来十分喜好的“变形”想法与做法,去寻求一种“意写实形”的水墨写意造型表现,让人物造型语言从一味计较“变形”的模式里解脱出来,移步至具有更广视野、更多余地、更大空间、更适合我的笔墨造型探索中来,在积极践行我的所谓“水墨雕塑”创作研究定位、努力构建属于我自己的水墨写意艺术语言过程中,一步步实现远离套路、远处借力、远方落脚、远行驻本的艺术理想与探索初心。
摆在我们面前的所有问题,都具有可乘之机,如果要想让它们与“我”有关,于“我”有益,完全可以尝试着转换视线,摸索着调整位置,让它们向着切合我们各自想法与做法的角度自由展开,由“我”而发,随“我”而动,应“我”而变,引“我”而伸,创作研究的路径往往由此起步。现如今,中国画创作研究的主客观条件更为丰富,相关资讯更为多元,发展基础更为宽厚,展示平台更为广阔,青年画家的综合素质也更有塑性,更具潜能,更得精致,更显开放。我相信,只要青年画家能够沉下心来专注于自己的创作研究,努力探索开发自己认定的个性路径,就一定能开辟出一片弘扬新时代精神、彰显中国画当代发展,进而展现新一代画家独特贡献的崭新天地。
周京新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3年第3期)
|